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
| B.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 |
| C.lg氢气和1g氧气含有的分子数相同,都是6.02×1023个 |
| D.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就是布郎运动 |
如图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
| A.在t1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大 |
| B.在t2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小 |
| C.在t3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大 |
| D.在t4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大 |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的力F拉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箱子,箱子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若箱子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Fsinθ | B.Fcosθ | C.μmg | D.μFsinθ |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α粒子的散射实验 |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
| C.光电效应实验 | D.氢原子光谱实验 |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1和2两个质子在同一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r1>r2并相切于P点,设T1、T2,v1、v2,a1、a2,t1、t2,分别表示1、2两个质子的周期,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以及各自从经过P点算起到第一次通过图中虚线MN所经历的时间,则()
| A.T1=T2 | B.v1=v2 | C.a1>a2 | D.t1>t2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是定值电阻,R4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且没有光照射时,电容器C不带电.当用强光照射R4且电路稳定时,则与无光照射时比较()
| A.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 |
| B.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正电 |
| C.通过R4的电流变小,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小 |
| D.通过R4的电流变大,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