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是一对“龙凤双胞胎”,则( )
A.甲和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
B.若甲是色盲患者(Xb Y),乙正常,则乙肯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
C.若甲的第三号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AA,乙的第三号染色体的相对应位置上是Aa,则a基因由突变产生 |
D.若甲和乙的父母正常,甲患有白化病,乙正常,则乙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
下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B.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
B.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饱和值,其大小取决于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
下列各项阐释符合曲线变化趋势的是( )
A.若x表示CO2浓度,y表示净光合作用 |
B.若x表示底物浓度,y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则限制A点继续升高的的原因可能是酶浓度 |
C.若x表示O2浓度,y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则限制A点继续升高的的主要原因是载体数量 |
D.若x表示O2浓度,y可以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总量 |
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
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ATP |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 |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 |
C.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
D.右图中③结构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