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
|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
|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
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
| C.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
|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
某种动物的两个体细胞M和N中,如果M中的RNA比N中的多,最有可能是
| A.DNA的含量M比N多 | B.DNA的含量N比M多 |
| C.合成的蛋白质M比N多 | D.合成的蛋白质N比M多 |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
|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 D.测交后代比为1:1 |
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 A.乳酸菌、烟草花叶病毒 | B.豌豆、T2噬菌体 |
| C.硝化细菌、绵羊 | D.蓝藻、变形虫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来源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C.用 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