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HIV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2~10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如图所示)。请回答:

(1)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在曲线Ⅱ中ED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    __,曲线I中的BC段中,效应T细胞作用于__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免疫。
(3)HIV识别并侵染宿主细胞,与细胞膜的组成物质_______有关,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4)如果HIV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RNA中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磨酵母菌后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含细胞器)。将等量的上清液、沉淀和未经处理的匀浆,依次置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分别进行3项独立的实验,请分析实验的结果:
(1)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后,丙管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甲管是__________,乙管是__________。(每空2分)
(2)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乙管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
(3)向3支试管分别加入荧光素(能发光的物质)和荧光素酶,重复实验(1),则3支试管中,发光最强的是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做了一系列与高中生物知识相关的实验,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小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其中一个同学将观察到的细胞绘制如下图,请指出该绘制图错误之处:



(2)实验小组将上图所示的细胞放在含15N标记的胞嘧啶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该细胞具有15N标记的细胞器有(写标号)。
(3)根据上图所示的细胞填写下表:

产生ATP的场所(填写标号)
对应的生理过程






下图所示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和结果。A—E表示生物成分按营养功能的归类群体。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请分析回答:

(1)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
(2)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有__________未被消费者同化。
(3)该生态系统中没有更高营养级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的NP不足以维持更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生存。人直接以植物为食,供养的人口更多,从能量流动的特点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食物中所含能量的百分比为10%
B.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C.每一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90%
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 _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6)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把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粪便进入沼气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乙种数量变化分别如曲线A、C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由题意可知,曲线A是甲种动物单独培养时的变化曲线,推测B为, D、E是实验组统计的结果。
(2)组 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只/mL。
(3)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类似。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1)曲线B代表的激素是,判断依据是
(2)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曲线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上升趋势。
(3)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