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四组,分别浸入I—Ⅳ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一。从四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①~④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二。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
表一 |
表二 |
||||||||
溶液 |
Ⅰ |
Ⅱ |
Ⅲ |
Ⅳ |
薯条 |
① |
② |
③ |
④ |
质量分数变化(%) |
+4 |
0 |
-2 |
-3 |
质量变化(%) |
+4 |
0 |
-2 |
-3 |
A.Ⅰ、① B.I、④ C.Ⅳ、① D.Ⅳ、④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 |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
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 D.构成的碱基相同 |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 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12800 | B.12544 | C.11036 | D.12288 |
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A.8 B.7 C.5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