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五碳糖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进行暗反应,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C3、〔H〕和ATP不足 |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
用3H标记的H2O追踪光合作用中H的转移,最可能的途径是( )
A.H2O→[H]→(CH2O) | B.H2O→[H]→C5→(CH2O) |
C.H2O→[H]→C3→(CH2O) | D.H2O→[H]→C5→C3→(CH2O) |
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图)探究细胞核的功能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部分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 |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
D.实验说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决定细胞功能的实现 |
植物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导度变小。现将一块放置在清水中的叶表皮取出,完全浸入甘油后,立即检测该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可能的结果是
将少量棉花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草履虫培养液,盖上盖玻片,沿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滴墨汁,可以看到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并在体内环流。下列关于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 B.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C.墨汁向草履虫体内扩散 | D.随着水分向草履虫体内渗透 |
下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时和一段时间后,不正确的是
A.甲先高于乙,乙后高于甲 |
B.开始时水的净转移方向从乙到甲,一段时间后从甲到乙 |
C.开始时甲微粒数较多,一段时间后两侧微粒数一样多 |
D.一段时间后向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蔗糖酶,可使两侧液面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