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五碳糖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进行暗反应,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C3、〔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卵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B.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生物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单数
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方法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将活的R菌与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部分R菌转化为S菌属于基因重组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
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

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