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B.棉花细胞导入了抗虫基因后,在无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置于只加入了必需矿质元素离子和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以培养成植株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种植抗虫棉时,须同时种植普通的不抗虫棉,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

A.12 % B.9 % C.6 % D.4.5 %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B.突变、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种环节的综合作用: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