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 B.加强中央权力 | C.巩固联邦制 | D.保障各州的权利 |
“* * * ,教授。1950年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分子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学位……”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文化大革命对该人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
B.1978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变提供了机遇 |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
D.中国的对外开放为该人的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
下面是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状况表,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产值 |
粮 |
棉花 |
|
原计划(百分数) |
比上年增长8.5% |
3216亿斤 |
2200万担 |
实际达到(百分数) |
比上年增长11.6% |
3400亿斤 |
2400万担 |
A.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 B.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 B.“大跃进”运动期间 |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 D.杂交水稻推广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