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 日,图中所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春、秋分日,图中①、②、③三个城市,日出时间迟于北京时间6:00的是 ;①、②、③三个城市,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级别最高的是 。
(2)图示区域地形,北部以 为主,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3)图示地区对外长途交通运输,时效最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运量大、运费最便宜的是 。
(4)据材料二可知,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比重增加的是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同等降雨量,地表径流将会 ,城市市区气候“ ”增强。
(5)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_________半球的俯视图,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
(2)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
(3)E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
(4)说出图示日期到本次期末考试时间段内大连地区的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图为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说出在阶段一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因素。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据图说出其整治的主要表现。
(1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材料三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1)读图,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2分)
(2)读图,简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4分)
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游河段,图中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它发挥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等方面。(4分)
(2)近年来长江中游出现湖泊面积缩小的现象,简述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2分)
(3)说出治理长江下游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词中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材料二:图1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的河道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 (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比较,单位调水量能耗较大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4)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