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体的活动为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称节律性行为。与候鸟的节律性行为关系密切的是
A.地球的自转 | B.地球的公转 | C.月球的公转 | D.地壳运动 |
弄清地理事象背后的成因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造成上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上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其成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环境也发生着变化。图2所示的是“我国某地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图2中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 | B.城市热岛效应 |
C.城市硬化地面广 | D.雨季提前到来 |
岩芯是根据地质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环状钻头及其他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化主要受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控制,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分别指示了湖水的咸化与淡化,可以间接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质量磁化率可以粗略地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气候湿润利于磁性矿物的形成与聚集。结合“我国西北内陆某封闭湖泊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样点岩芯埋藏越浅,距当今时间越远 |
B.采样点岩芯的沉积年代约为2000年 |
C.在68.5cm深处磁化率达到最大值,而对应的碳酸盐含量也达到最大值 |
D.总体来看,磁化率变化曲线和碳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基本上呈反向变化 |
关于1910~1930年该湖泊的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上气候趋于冷干,湖泊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
B.总体上气候趋于暖湿,湖泊得到较多的降水和径流补给 |
C.湖泊水位、盐度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D.总体上湖泊水位较低,水体盐度较高 |
吉林雾淞、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四大自然奇观中成因相同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关于四地地理环境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较小 |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C.夏季多雨 | D.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
刚刚过去的12月10晚,包括上海在内的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观察到了美轮美奂的“月全食”天象。月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1中的位置是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月全食发生时,月面呈现的颜色
A.银白色 | B.灰黑色 |
C.古铜色 | D.蔚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