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2日11时54分,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4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凌晨1点45分,台湾花莲发生5.1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向天空。图2中 表示上述现象的发生地。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三地都位于          

A.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重叠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板块的张裂地带

上述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A.区域链发性 B.群发性和群聚性 C.渐发性 D.不可预测性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的是

A.火山灰的扩散 B.地震的震级 C.震源的深度 D.灾害的损失程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赏花经济是指基于当地传统的农业产业或种植(引种)新的开花植物,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并能吸引游客的产业形态。其内涵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靠花吃花”,而是促进赏花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靠花吃花”相比,赏花经济(

A.

产品附加值低

B.

投资成本较低

C.

产业结构单一

D.

产业链条较长

2)大面积引种开花植物时,下列因素中需首先考虑的是(

A.

气候适宜性

B.

交通便利性

C.

花期长短

D.

居民收入

下表为2008-2020年南京市郊某乡村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8年以来,该村产业发展方向为(

A.

林业

B.

特色种植业

C.

乡村旅游业

D.

小商品加工业

2)下列对20082020年该村空间功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功能单一化

B.

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功能生产—生活复合化

C.

各功能用地界线逐渐明显

D.

水域,林地功能生活—生态复合化

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 30°41N104°01E )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左图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右图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右图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A.

D5→D6连线方向

B.

D6和D9之间

C.

D5→D9连线方向

D.

D8和D9之间

2)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A.

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

B.

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

C.

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

D.

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

A.

大气下沉气流增强

B.

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

C.

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

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

2)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A.

年均气温趋于降低

B.

冰川消融加快

C.

年降水量趋于增加

D.

湖泊效应增强

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①化学溶蚀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吹蚀

⑤流水侵蚀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2)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A.

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

B.

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

C.

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

D.

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