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蒙古国经普查探明有80多种矿物,下面表格是蒙古国部分矿产的储量。
材料二: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平均海拔1600米。蒙古国提出“北水南调”计划,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尔附近处筑一道1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等河水堵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然后引至扎门乌德(下图)。
(1)蒙古国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蒙古国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蒙古的矿产资源具有_____________ , _的特征。2011年,矿产品出口占蒙古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8%以上,说明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矿产品的_______值低。
(4)蒙古国“北水南调”工程建设存在哪些困难?
(5)中蒙合作发展越来越密切,依据蒙古国的优势,请分析中国投资者适合在蒙古国投资发展哪些产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城市2009年12月4日平均气温记录如下(单位:℃):
城市 |
郑州 |
福州 |
太原 |
石家庄 |
南昌 |
南京 |
天津 |
哈尔滨 |
济南 |
气温 |
6 |
12 |
-2 |
3 |
9 |
6 |
0 |
-15 |
5 |
城市 |
长春 |
北京 |
合肥 |
海口 |
长沙 |
呼和浩特 |
沈阳 |
广州 |
武汉 |
气温 |
-7 |
0 |
6 |
18 |
8 |
-7 |
-3 |
15 |
8 |
材料二 中国天气网12月4日讯 目前,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今天开始出现今冬第二强降雪,尤其是南部和东部地区将有暴雪,需及时做好道路积雪和积冰清除工作,并注意加强流感等疫情的防控。
(1)12月4日,材料一表内我国最南与最北城市的温差为 ,它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典型特征是 。
(2)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主导因素。如材料一表中城市,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有京广线上的 和 ,在两河交汇处兴起的城市有位于长江与 交汇处的武汉等。
(3)根据材料一,在12月4日,太原气温 (低、高)于石家庄,广州气温 (低、高)于长沙,请分别分析其原因。
(4)关于今冬东北强降雪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部分地区公路、铁路和机场将受道路积雪、结冰的影响 |
B.大雪增加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透光度,有利于温室农业增产 |
C.东北此次强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渤海 |
D.东北此次强降雪为快行冷锋天气,主要表现为降雪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特点 |
下图为我国西部沿东经87°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①是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的成因是。(2分)
(2)③所示的地形区名称为,它的主要地形特征是。(2分)
(4)④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其内的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2分)
(5)⑤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其内有著名的油田。(2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由图甲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2)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区。下面地形区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2分)
A.青藏高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黄土高原 | D.华北平原 |
E.四川盆地 F.东北平原 G.南岭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在发展、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政府于2007年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目的是加强家庭农业,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并起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果。
材料二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三 据2007年6月份出版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透露:中国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改革,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
(1) 巴西政府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为什么能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
(2)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3)简要回答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的迁移特点和迁移方向
(4)材料二、三说明了人口迁移的什么问题?
读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自然带是 ,在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该自然带的高度约为 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
(2)图中③自然带是 ,该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和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4)从水平方向看,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这种规律是以 为基础而形成的。
(5) 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