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水足迹指人类消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灰水足迹指受人类影响而被污染的水资源量。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可知,下列国家的灰水足迹占本国水足迹比重最大的是
| A.日本 | B.越南 | C.菲律宾 | D.印度 |
我国降低因工业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②关停耗水量大的企业,减少污水排放量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保障工业用水量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
| A.太阳系 | B.银河系 | C.总星系 | D.河外星系 |
为了将水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在2015年能从目前的19%提高到40%,我国计划共修建水电站22 000座。据此回答问题。我国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只有3.8亿千瓦,这主要是因为 ( )
①水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②建水库筑坝拦水,要淹没农田、迁移居民
③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④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有些地区不宜建坝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水厍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破坏了流域内的水平衡
④引发库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工程主要是解决
|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 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 |
| 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 |
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 B.发电 | C.灌溉 | D.航运 |
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
| 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 |
该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 1961年 |
2005年 |
|
| 耕地面积(km²) |
400 |
521 |
| 森林面积(%) |
36.79 |
20.46 |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 年降水量(mm) |
1369 |
1087 |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³) |
7.1 |
8.2 |
| 水土流失面积(km²) |
61 |
108 |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D.人均粮食产量 |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
|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
|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
|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 |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
|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
|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
|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