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经济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增长。据统计,私营企业现有221万家,吸纳了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内的从业人员共2951万人,创造产值占我国GDP的1/5,缴纳税款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10。这表明
①私营企业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②私营经济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私营经济已经取代公有制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如今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小李是公务员考试大军中的一员,小李认为公务员工作体面,收入稳定,是一种高等职业。这一观点违背了()
| A.自主择业观 | B.竞争就业观 | C.职业平等观 | D.多种方式就业观 |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公有资产在各地区、各产业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在各种行业和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
①国民经济的主导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③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④ |
国务院要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这主要是因为()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④消费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据测算,1978年以来我国GDP每年平均增长1360亿元,其中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61.7%,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见()
| A.消费可以满足个人需要 | B.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 |
| C.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 D.消费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