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27日至31日召开,此次会议首次审议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旅游法草案等。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③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我国人民享有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1年10月13--20日,“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活动在湖南省炎睦县隆重举行。活动以“共祭两岸始祖、回承神农文化”为主题,两岸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弱化《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对此,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这一立场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
 ③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十二五”时期,吐鲁番地区将继续完善宗教活动场所危房改建、宗教人士培养培训等各项制度,使宗教活动合法有序,从宗教内部增强抵御渗透破坏活动的能力,带领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其目的在于
| A.促进宗教的进一步发展 | B.促进宗教界的对外友好交流 | 
| C.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D.发挥宗教界在我国的积极作用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情况紧急的除外。不得对居民采取断水、断电、断气等方式强制执行,公民受到行政强制权侵害时可获救济。这说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做到()
 ①加强司法机关队伍建设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③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④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公正执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