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电力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关键领域。围绕政府的电价政策,几位人大代表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什么都在涨,老百姓不容易,不能通过阶梯电价变相涨价”;
“电价不合理,电力企业不能老赔钱,该涨就得涨”;
“中央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我主张对实体经济实行优惠电价”;
……
材料二 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可供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实践中,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应生产节电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负责任的消费者,应购买节电产品,消费清洁能源,践行环保理念。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价值观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人们的共识。
材料三 《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重要科学突破”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人类在艾滋病研究、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捕捉光合蛋白、消除衰老细胞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突破。
(3)每一项重要科学突破都是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才最终实现的。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什么?
(4)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原理,简要说明人类不断取得重要科学突破的原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我们有充分信心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克服各种困难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
(1)例举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新进展。(至少从两个方面例举)
(2)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角度回答:为什么两岸能克服各种困难开辟交流合作的新前景?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二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加快深化为话题之,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政治家罗伯特·莱思明确指出:现有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理论都错把手段当作了目标,陷入了“手段拜物教”。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其他一切不过只是手段而已。图中曲线反映了国民幸
福指数与GDP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今年两会期间,央视启动“小撒探会一2012我的幸福计”划活动,汇集网友的“幸福计划”,将百性朴素的幸福心愿带到两会上求解问题。探寻“提升老百性幸福感”的办法举措。以下为部分网民的幸福公式。
网民“难得一笑”: 2012+有房有车+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
网民“劳动致富”: 2012+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民“天天美食”: 2012+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网民“杞人忧天”:2012+健康平安+地球还在=幸摘
材料三改革开放3O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开,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1)结合材科一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国民幸福指数与GDP关系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创造条件实现网民“心中的幸福”提出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
寻常百姓中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喜欢把自己的眼睛放在电脑和手机的屏幕上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发展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言论自由时代,但这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目前网络虚假信息、诈骗行为时有发生,个人隐私权得不到保护。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此后又颁布过诸多“规定”,但仍不能跟上“网情”。加强互联网治理需要政府和公民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也有人认为互联网的治理完全在于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材料二:“微”字是2012年度热词,有人提出:“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本是一个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但低俗之风随之而来,甚至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有违政府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微博舆论引导需要加强。
⑴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和公民的知识,评析“互联网的治理在于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12分)
⑵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知识,分析“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的看法。(12分)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表1: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九五”期间 |
“十五”期间 |
“十一五”期间 |
|
GDP增长率(%) |
8.3 |
8.8 |
11.2 |
税收增长率(%) |
11.4 |
15.5 |
21.8 |
税收弹性系数 |
1.37 |
1.76 |
1.95 |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0.21~0.27 |
0.4 |
0.463 |
0.469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有关专家指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与减税密不可分,当前需要“放水养鱼”,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经济的增长能量。
材料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⑴ 结合材料一,请对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和基尼系数作出简略判断。
⑵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建议。
⑶ 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