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电力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关键领域。围绕政府的电价政策,几位人大代表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什么都在涨,老百姓不容易,不能通过阶梯电价变相涨价”;
“电价不合理,电力企业不能老赔钱,该涨就得涨”;
“中央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我主张对实体经济实行优惠电价”;
……
材料二 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可供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实践中,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应生产节电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负责任的消费者,应购买节电产品,消费清洁能源,践行环保理念。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价值观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人们的共识。
材料三 《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重要科学突破”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人类在艾滋病研究、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捕捉光合蛋白、消除衰老细胞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突破。
(3)每一项重要科学突破都是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才最终实现的。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什么?
(4)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原理,简要说明人类不断取得重要科学突破的原因。
材料:加强资源节约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简要回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依据。(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发表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强调,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行为完全是非法、无效的。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材料二针对日本政府的 “购岛”行径,我国西安、青岛等多个城市发生了多起民众的保钓示威行动和“抵制日货”运动,但也出现了打砸日系车4S店和日系汽车、日式餐厅等不理性行为。对此,专家指出,“抵制日货”多是不买日本品牌产品,但事实上许多日本品牌的产品在我国制造,抵制日本货虽然会让日本在华企业利益受损,但也会损害日资企业雇佣的中国员工的利益,日资企业为中国社会缴纳税金等公共贡献也会受损,进而损害我国经济的发展。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
(2)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强烈反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省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委进行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讨论,促成政府出台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省人大审议、听取、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特别强调重视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力度,联名建议减轻其税负。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的努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困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省委、人大、政协委员的努力为什么能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的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习惯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称为新世纪新阶段。这10年来,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提出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同年,《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经过3年医改,全国95%的城乡居民有了基本&保;2008年秋季,全国真正实现了 “免费义务教育”;我国确立了以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的思路,“网络问政”蓬勃发展,让政府的行为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政治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某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2%,财政收入增长16.1%;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7%,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2%,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5%,万元GDP能耗下降5.5%;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材料二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一,简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致性。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材料二的举措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