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美丽中国”,这六个字勾画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幅盛世美景,让人充满期盼和遐想。

注:①据有关专家预计在人均GDP达到2万至 2.5万美元时会迎来CO2排放量下降拐点;②2012年中国人均GDP约为6141美元
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013年1月12日统计)

注: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截至2013年1月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见下表左边一栏“措施”)。

          措      施
     经济生活依据
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示例: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①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③加大财政的补助力度,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④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材料三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坚定不移地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破除一切妨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让人们“共享尊严荣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l)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请比照材料二表格中的示例,将报告中提出的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按照顺序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说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认识活动的目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老有所养”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

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应如何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袁隆平到武汉大学做了题为《我的中国梦》的讲座。提到他的“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同事们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国杂交稻在国外推广的面积是520万公顷,假如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上中国超级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为了实现这两个梦,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
袁隆平的“中国梦”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文化含量最重的,能完整体现华夏民族特有的“血亲团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宿愿的节日。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都市的忙碌与浮躁中,中秋节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品饼赏月”的节日。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一块月饼已无法单独承载现实的中秋文化,年轻一代对于中秋假期的热衷程度要远大于节日本身。传统节日成为商品的推销日,豪华礼盒过度包装奢侈浪费,节日的娱乐功能被视为唯一功能,忽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的道德价值。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解析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过好中秋节。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表一:部分国家带薪休年假天数

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91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4%的人直言所在单位不实行带薪休假;78.1%的人认为,劳资双方不对等,员工没有话语权,导致带薪休假难以全面落实。
材料一:2008年,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休假条例》,2013年提出《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4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材料二:国务院已批准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撤销全国假日旅游办公室,其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由28个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筹协调全国旅游工作。对全国旅游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提出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旅游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表一和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处理好表一反映的问题。
(3)结合材料二,“撤销全国假日旅游办公室,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体现出认识发展的什么特点?并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哲学依据。

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60年的历史,是成长的历史、发展的历史。作为一个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实质的新型政治制度,60年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初创时期的探索确立和曲折发展,遭遇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砸烂”的严重破坏,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恢复、健全发展。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我们应该珍惜经历了60年艰难探索、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新的奋斗征程中,如何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