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1年 9月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公安部等成员单位共同召开全国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公安机关要以为民除害、保民平安的实际行动,紧紧抓住老百姓痛恨的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这一突出问题,坚决保护人民群众餐桌安全。2012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2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坚决把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的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依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事件,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2012年3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经过20多次修改,历经4年,三次公布征求意见稿,并通过环境保护部网站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特别是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将加强对PM2.5的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数据。(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阅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
(1)谈谈为什么国务院要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贯彻落实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二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加快深化为话题之,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下面是经济研究的两个模型(假设):
模型一 |
模型二 |
|
条件 |
某地方发现了金矿,有人投资开采,招募1000个工人,每年获毛利1亿美元。 |
|
过程 |
矿主把5000万美元作为工资发给工人。工人年收入5万美元,其中1万美元用于租房屋,4万美元成家立业。工人要租房,引来一些人建房修路;工人要吃要喝,餐饮业红火起来;工人要消费,有了电影院和商场;工人的孩子要读书,出现了学校…… 矿主拥有5000万美元,除消费外,继续用于投资…… |
矿主把1000万美元作为工资发给工人。工人1万美元的年收入只够填饱肚子,没钱租房,没钱用于其他消费,没钱讨老婆…… 矿主虽然手上握有9000万美元,但一看当地都是穷人,没有其他消费能力,于是把钱转到国外,盖别墅,雇保镖,游世界…… |
结果 |
50年后,当这个地方的金矿被挖光时,其他产业发展起来,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几万人的繁荣城市。 |
50年后,当这个地方的金矿被挖光时,剩下的是一些破烂的厂房和一片荒凉。 |
请从社会再生产角度解释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请你从一个企业家的视角,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问题 |
经济生活知识 |
⑴企业为什么要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
|
⑵如何使商品适销对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