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客家人“根在河洛”,南迁过程中不同支系的客家人主体承袭了古河洛文化 , 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 ,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 )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特点
③环境影响文化,文化创新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④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思路打破“纸”与“火”难以共存的传统,从而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共荣共生的理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A.打破常规思路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B.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D.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共荣共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一位外国游客这样评价北京奥运开幕式: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民族特色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有创意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是全面继承与发展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08年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镶嵌了中华美玉(见右

一图)。“金镶玉”这一创造性的做法、

A.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B.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C.表明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
D.表明当代文化优越于传统文化

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双语晚会上,经典昆曲《牡丹亭》“惊梦”片断与现代芭蕾结合,给传统艺术注入现代活力,给观众古典、时尚的全新观影感受。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创新就是用外来文化改造民族文化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