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这种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作“安慰剂效应”。这告诉我们
①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
②必然性作为偶然性的累积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是疫病治疗的重要方面
④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性 | B.实践的历史性 |
C.实践的能动性 | D.实践的主观性 |
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 |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导致2000多人死亡,中国人民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精神的鼓舞下,又一次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这告诉我们()
A.要战胜困难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自由的 |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起码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