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了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巴斯葛;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漠、孔狄亚克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谢林、叔本华、斯宾塞、尼采和柏格森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B.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C.具体科学的进步限制着哲学的发展 |
D.哲学的发展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
万有引力规律使得物体在脱离支撑以后会普遍下落,但人可以造出各种飞行器向上运动。这说明()
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
B.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 |
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一个小偷,被别人抓住后为自己辩解说:“偷盗的我是刚才的我,现在的我已不是刚才的我。”他的观点()
A.属于辩证法,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 |
B.属于唯物论,看到了运动的客观性 |
C.属于诡辩论,否定了静止的相对性 |
D.属于唯心论,夸大了意识的独立性 |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这一故事说明()
A.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
B.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决定作用 |
C.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发挥离不开部分 |
D.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多头管理,个别部门为了眼前利益,竭泽而渔,非法捕捞,当地群众在湿地过度放牧,造成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急剧减少,湿地濒危。上述事实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
B.人类的活动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
D.矛盾双方绝对的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