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材料二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
材料三 某市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当本市领导被媒体问到该市文化建设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时,他说:“最初我们是凭着热情去搞文化建设,没有成功;后来,我们读了很多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的书,按照书上的理论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后,我们认真研究了本市的文化状况和特点,并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根据本市的文化资源,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市文化发展的政策,终于取得了成功。”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哪些启示?
(2)有人认为:“促进事物发展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必然推动事物发展。”请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道理分析该市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2015年6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具体为:统筹协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从政府的角度,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成为制造强国?
(2)为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我国政府应如何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22分)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设立纪念日是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1)联系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设立纪念日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历经战乱和苦难的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历史不能忘却,正义不容挑战,时抗战胜利的隆重纪念,既是时蠢蠢欲动的军国主义分子的威严震慑,亦是为整个国际社会敲响警钟。
(2)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今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放假一天,9月3日至5日调休放假,共3天。旅游业内人士预计,新增的这个“小长假”将使得红色旅游和抗战历史遗迹旅游升温。
(3)联系材料,运用“消费”的知识分析“红色旅游”升温的意义。(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既要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问题,还要解决城乡文化冲突问题。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材料一:《意见》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3方面11条具体政策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二是创新人口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三是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扩大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材料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文化遭遇了一场空前的碰撞,在这场碰撞中,有冲突,也有融合。具体表现为现代与传统,中心与边缘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与乡村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并不同步,城市文化的现代元素不断增加,而乡村则保留着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随着城乡发展和社会流动的增强,农村文化所体现的传统和守成与城市文化所推崇的开放和创新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冲突。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其文化因地理位置及其影响力成为中心文化。由于农村大部分都是零散分布在偏僻的山村,经济、交通相对比较落后,加之随着城乡间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分化也在不断加剧,广大农村地区逐渐被边缘化,农村文化也逐渐沦为边缘文化。
材料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措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要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的户籍问题,使他们及其家庭在城镇扎根落户,有序引导人口流向。
(1)结合材料一,阐述《意见》提出的具体政策措施的唯物史观依据。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城乡文化冲突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分析《意见》阐述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珠算成为我国第30个入选“非遗”的项目,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 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珠算申遗成功,对于文化传承、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能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还无法确定珠算申遗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但其成功对于缓解珠算传承中遇到的困境,无疑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材料二:珠算成功申遗的意义不仅在于保留和传承珠算文化,更重要的在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主管部门,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发扬。首先我们自己要加大保护力度,拿出具体措施进行广泛普及,不能依托申遗来被动保护;其次要加大投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要坚守文化之魂和文化之根。最后要结合时代发展,让传统文化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的珠算文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保留和传承珠算文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后,在某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研讨会上,一些专家认为下面因素能助力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制定实施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已有120家文化企业改制,40家企业已上市,累计融资275亿元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底蕴,拥有创新人才和高新技术优势
*北京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
材料二: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政策目标,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公平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是把政策落到实处。迄今为止,国家先后出台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必须牢记改革使命,努力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教育部门必须谨记自身职责,把改革政策部署一一落到实处,力争教育 公平早日实现。
(1)请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所列各因素为什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对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