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据预测,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从2011年的7000万人次达到2020年的1亿人次,近来中国游客在国外景区乱涂乱画、为争抢拍照位置互殴等“丑事”时有发生,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成为热议话题。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从文化生活角度应当(  )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B.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C.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艰苦奋斗的精神
D.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理念,对于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身关系”,都是宝贵的思想资源。
有人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建设和谐文化,即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常说:“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一首歌拯救一个民族,一本书改变一个时代”
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指导、推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转变成物质力量
B.文化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重庆市九龙坡区“廉政文化路”两旁,38块廉政广告灯箱上,既有“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困改节”等古训,也有“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等格言。区委书记说,我们就是想通过一点一滴的建设,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氛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D.人们对文化的感受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