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条件下,老年消费者这轮“夕阳”可以成为推动 GDP 发展的一轮“朝阳”。而我国因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即使是“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也很难感受到“银发经济”这四个字的份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充分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使价值规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符合
②深化改革,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③正确认识和利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老年消费的客观联系,拉动经济增长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国不适合发展“银发经济”,而应大力发展“朝阳经济”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这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该贸易区的建立
①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②将向世界传递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正面信号
③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法律和组织基础
④有利于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通胀压力有所增强。下列有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 A.调整汇率 | B.降低利息 | C.增发国债 | D.提高利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7年底至2008年底中国央行连续五次降息以来,中国首次对基准利率做出调整。之后于2010年11月19日又公布,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之后,相关银行准备金率达到18%的历史高位。回答下列各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基准利率的上调,可以
①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②增加居民存款的利息收入
③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股票价格④增加银行存款、贷款和利润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央行的上述措施体现了
| A.发挥巿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 B.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健康运行 |
| C.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D.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健康运行 |
新一轮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连续创下新高。至2010年1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至6.6239。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②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③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④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国际购买力,不利于扩大内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9年以来,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近17万件,同比增长30%。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
|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