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大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重申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材料二 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也不可超之过急。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2)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
材料一:据有关调查统计,中国国内动漫的需求还局限在青少年和年龄更低的儿童这两大群体之中。动漫产品消费的普及度还远远不够,尤其以低龄儿童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国内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在中国电玩动漫展览会上,与会者大多主张通过打造专业的动漫平台,为我国动漫企业提供与国内乃至国际动漫主流交流经验、谋求发展的机会,引导动漫企业在动漫新时代创造更多的原创动漫品牌,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之路。
请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增加动漫产品的消费对促进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的意义。
2014年3月27日,《合肥热线》发表文章《月入多少才敢当房奴,月薪多少才不恐慌》。文章说,有人调查显示,在上海,普通住宅均价已突破20000~30000元/平方米。目前大多白领月收入在税前7000~10000元之间,月薪是房价的1/3。据调查,我国31.9%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款占月收入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房奴”。其中,中低收入家庭一味追求住房的高档化也是导致“房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近年来我国出现“房奴”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
材料一:“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评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以下历程: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判断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材料二: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材料: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中国重视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意义。
(2)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