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图”,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2分)
(2)十年间,该区域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会产生什么影响?(3分)
(3)指出图示沿海地区发展粮食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4)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3年6月20日开始,淮河流域持续降水22天,使安徽、江苏的淮河沿线均超过警戒水位。读图,回答:

(1)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海;一条是向南借道(河流),再流入海洋。
(2)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3)下游如何治理?

读下面五幅岛屿图,完成下列要求(除必须用汉字作答的以外,其余问题皆填写各岛的英文代号) (15分)

(1)上面五幅岛屿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2)D岛在E岛方向,当D岛的区时为1月13日12时,其余四岛中与D岛属
同一日期的岛屿是
(3)居民在当地永远看不见北极星的岛是,属地中海气候的岛是,完全位于
西半球的岛屿是,人口最多的岛是
(4)B、D两个岛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5)E岛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E岛的名称是岛;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海面上的轮船上的乘客
A.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B.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
C.只感觉到左右晃动
D.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后感觉到上下颠簸
⑵中国救援队到达灾区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实的?
A.去印尼的救援队说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凌厉的寒风里
B. 去泰国的救援队说看到许多着黄色佛袍的僧侣
C.去马尔代夫的救援队说这儿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
D.去印度东部沿海的救援队说这儿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
⑶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⑷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
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⑸中国与A、B半岛上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时,提出了合作建设泛亚铁路和合作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请根据所学有关地理知识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下图是我国沿北纬38°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是帕米尔高原,C是阿尔金山,G是宁夏平原,读图后填写有关内容:

(1)、图中B是____盆地,该盆地属于____(温度)带,能源资源中____储量极其丰富。
(2)、图中D是____盆地,E是____山脉,它的走向是____,I是____高原,J是____山脉,K是____平原。
(3)、图中F与H为同一条河流的两段,该河流应是____河;该河H段流向是____,其水文特点是________。

读“三江并流”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和长江,其中图中表示长江的序号是;注入印度洋的是
(2)该区域内山河并列,峡谷深邃,其形成的原因


(3)该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
(4)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民俗独特,这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因
(5)根据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①你认为经济发展应以什么产业为主?
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