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寒带针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热带雨林带 |
图6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
A.土地形状不规则 | B.交通不便 | C.远离市中心 | D.受铁路影响 |
图5为“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
A.扇形模式 | B.同心圆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星状环形模式 |
该城市中心区为皇宫,其形成因素为
A.经济 | B.自然条件 |
C.历史 | D.交通运输 |
图4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0-11题。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
C.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D.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图中大型商场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近工业区 | B.近居民区 | C.交通便利 | D.客流量大 |
图3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读图回答8-9题。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针对图示中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 |
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
D.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6-7题。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