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2004年福州市非农业人口与耕地、建设用地变化图
材料二: 下表为1996年和2004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

用地类型
1996年
2004年
面积(公顷)
比重(%)
面积(公顷)
比重(%)
建设用地
73682.62
6.06
88794.83
7.30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0875.32
5.01
72251.29
5.94
交通
5973.97
0.49
9105.62
0.75
水利
6833.33
0.56
158607.22
0.61
未利用地
162425.74
13.37
158607.22
13.05

(1)简述该市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并据此推测在这一阶段该市的城市化特点。
(2)据材料分析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 QTWS〔千克/(公顷·年)〕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Q(105)
T
W
S
拉萨
8.5
0.38
0.5
0.6
酒泉
6.3
0.42
0.1
0.8
沈阳
5.1
0.40
0.9
0.8
武汉
4.9
0.63
1.0
0.8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 (用沈阳数据)。(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1101.6千克 B.11016千克
C.31016千克 D.110160千克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 ;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图5-8),回答问题。

图5-8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B 、C 、D 、E
(2)影响世界各地农业生产主要因素的差别很大,形成了农业极为明显的 特征,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坚持 的原则。
(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 ;我国东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1996年为2.2元/公斤,2001年为1.6元/公斤,降幅近30%。阅读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图表资料,回答: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看,这里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是
(3)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生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4)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5)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东北的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

图中 A 、B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 该判断 :A 是____补给 ,B 是_______补给 ;C 是_______补给。
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判断依据是: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 _____ ________,原因是_____ ____。

根据广东鹤山市德州万头养猪场的图片资料(图5-2),回答下列问题。

图5-2
(1)列出养猪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
①投入要素:
自然条件:
劳动力:
生产资料:
科学技术:
②产出的主要产品
(2)该农业生产按生产对象、投入多少和产品用途分别属于哪一类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该养猪场若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