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2000-2010年我国某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以及2004年、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題。2000-2010年,该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风调雨顺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优良品种的培育 ⑤政策扶持
A.④⑤ | B.②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与2004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 | B.市场需求的扩大 |
C.土壤肥力的提高 | D.机械化的普及 |
图2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图2,回答5—7题。图中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
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减少 |
图1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1,回答第3、4题。图示地区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
当前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
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回答第1、2题。亚运会期间
A.广州进入一年中温和少雨的季节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C.美国的农场里正值小麦收割 | D.天山牧民由山麓牧场迁至高山牧场放牧 |
广州所在区域
A.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
B.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
C.土地和劳动力廉价,工业基础雄厚 |
D.各城市间需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读“台湾岛轮廓图”,回答1-3题。
1. 台湾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产品是
A、稻米 B、甘蔗 C、樟脑 D、哈密瓜
2.①所在地为该岛理想的晒盐场所,这是由于该地
A.地处山地背风坡,日照充足,降水少,且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沙滩广布
B.地处沿海平原,海水入侵强烈,土壤中蕴含着大量盐分
C.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蒸发旺盛
D.台湾海峡海水盐度高,产盐量大
3. 台湾的铁路至今仅完成环岛系统,未有东西向的铁路建设,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A.河流因素 B.降雨量 C.地形 D.经济效益
下面图表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和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2.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地势高低差异 D.纬度差异
3.关于该地形区的环境特征,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B.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煤炭
C.易发旱灾,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生态脆弱是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