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湖泊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渔业资源锐减,候鸟数量减少。在2004年之前的近30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米,面积缩小了312平方千米。1997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通过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有所恢复。自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七年递增,2012年解冻后的青海湖面积为4351.50平方千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6.06平方千米。
材料二:2000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四个观察点气候参數变化值。
(1)简述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增大的原因。
(2)为维系青海湖“水-鱼-鸟”生态链的安全,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可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读下图沿赤道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
(1)A河水能资源很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 __,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该剖面经过及附近地区人们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_。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河流之间为我国的一列重要山脉,说出此山脉的走向。并列举此山脉与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吻合(写出三点)。( 4分)
(2)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地区,试分析原因。
(3)C湖附近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并给出合理的治理保护措施。
(4)评价E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6分)
下图为北京时间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15°N纬线与经线圈BAC垂直相交于A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图中用实心点标出北极点所在的大致位置。
(2)B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 ___、________ __。该日B地昼长为_________小时,全球属于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______ 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_。
(5)A、E、C三点影子由长到短顺序为______________,此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 。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8年,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管道建设1 860千米,完成了线路施工总量的近94%,72条山体隧道仅剩两条没有贯通,一期管道工程建设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2: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 、
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
。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
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 )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损耗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 (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
(4)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
(5)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