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其对土质的要求低,耐旱、耐瘠薄,可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指基本不适合种植粮、棉、油等作物的土地)。现在木薯成为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由于技术限制,在乙醇生产过程中,耗水量大,污染也较大。
材料二 木薯与其它农作物生产酒精的经济性比较表。
材料三 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1)阅读材料,选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区,并分析其大量种植木薯的自然原因。
(2)有学者建议我国大面积推广木薯种植并发展木薯乙醇工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下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4 分)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0分)【旅游地理】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者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
(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
(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 分)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 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
这就是"压砂技术'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 “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B湖面积缩小及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的原因。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材料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 1%。
材料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
(2)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6 分)
(4)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 特点的主要成因。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