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D原子的最外层上均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分别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相同
B.B与E形成的分子BE4为非极性分子
C.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用铂电极电解一定质量某浓度的CuSO4,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若此时加入19.6gCu(OH)2,所得溶液恰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2g |
B.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
C.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
D.在相同条件下,阴极得到气体的体积大于阳极得到气体的体积 |
同温同压下,往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满35Cl2、37Cl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容器中的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 |
B.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分子数之比为35:37 |
C.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甲、乙两容器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5:37 |
D.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积中气体所中子数之比为10:9 |
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无色、无臭,在潮湿空气中泄露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反应方程式为:aNF3+bNF3=c +dHNO3+e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横线处物质为NO,且a=3、b=5、c=2、d=1、e=9 |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C.若反应中生成0.2molHNO3,则反应共转移0.2mole- |
D.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
关于下图所示的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催化加氢,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既可与溴水反应,又可在光照条件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
C.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10molNaOH反应 |
D.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与NaHCO3反应放出CO2 |
一定温度时,A(g)与B(g)反应可生成C(g)。反应过程中A、B、C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该平衡体系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
B.(t1+10)min时,保持容积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t1时间内使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3/5 t1mol/(L·min)
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