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著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
B.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 |
C.孔子赞扬自己的弟子颜回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
D.觉民告诉觉新,姑妈已经答应了他与琴的婚事,只等戴满爷爷的孝,就可以提出来。他们希望用传统婚礼。(《家》)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龟甲/龟裂强颜/强迫谂知/熟稔薄脆/日薄西山 |
B.作坊/作料辟谷/开辟喋血/通牒监禁/情不自禁 |
C.挣揣/揣度攒射/积攒铀矿/出岫鲜见/寡廉鲜耻 |
D.尽早/尽力土蕃/蕃茂绯闻/菲薄抢白/呼天抢地 |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开篇提到“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中可知郑国虽危机四伏,但仍有机可乘: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历史恩怨,也为后文烛之武成功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
B.庞朴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既强调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差别之大犹如蜜蜂和蜂蜜,也告诫我们要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双重属性。 |
C.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到“礼尚往来”之仪节时写道:“当然,能够只送出去,也不算 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褒词贬用,辛辣嘲讽当时统治者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 |
D.《廉颇蔺相如列传》渑池相会一幕中,廉颇送赵王时说:“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可见,廉颇亦有私心,对赵王并不是忠心耿耿。 |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质》作者为高尔斯华绥,英国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著有长篇小说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和《尾声》。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B.屈原,春秋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所作的《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
C.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著有《七录斋集》。 |
D.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
下列选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B.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
C.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A.舍相如广成传 | B.越国以鄙远 |
C.道海安、如皋 |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