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37—1945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无法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时间 |
日军总师数 |
在中国 师数 |
在东南亚及 太平洋师数 |
在朝鲜 师数 |
在日本 师数 |
新增加 师数 |
| 1937年冬 |
24 |
2l |
|
l |
2 |
|
| 1941年12 月 |
5l |
35 |
10 |
2 |
4 |
2 |
| 1944年冬 |
99 |
35 |
38 |
2 |
18 |
29 |
A.日本陆军总师数不断增多,已完全占领了亚洲、太平洋地区
B.1944年日本侵华兵力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牵制
C.日本国内师数逐渐增多与当时日本本土遭到盟军进攻有关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 A.公车上书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列强开始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②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③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 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 |
| C.实行责任内阁制 |
| D.确立三权分立的体制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
| C.天朝上国的观念开始动摇 | 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
|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