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
材料2: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材料3: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读近代史感悟——兼谈中国统一》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造成诗人具有上述感情的历史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2,概要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2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台湾统一问题的认识。(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分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和应用、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引自夏诚著《近代世界整体观》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白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图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图二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四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五经济全球化过程无疑会给中国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诸多挑战,但其不可逆转性又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全球化后来者要改变其落后面貌,就必须融入该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机遇,奋起直追地赶超发达国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试分析其出现的物质技术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3).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材料三、四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1).依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3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4分)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来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寻找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同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买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
(3).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一《独立宣育》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从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舍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1787年宪法
材料三: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请回答:
(1)《独立宣言》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同独立宣言相比,有何保守性?
(3)你认为克林顿和中国小女孩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