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A.上帝的权威 | B.因行称义 | C.先定论 | D.因信称义 |
英国首相迪士累利(1804-1881)曾说:“当茅屋不舒服的时候,宫殿也是不会安全的”。基于这种认识,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A.解放生产力 | B.加快殖民扩张步伐 |
C.加速城市化 | D.改善工人生活条件 |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自由竞争和贸易 |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
C.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实施社会保障 |
D.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
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这段话主要表明他主张
A.君主立宪 | B.法律至上 | C.社会契约 | D.三权分立 |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在下表空白处填写最恰当的主题词是
1894—1912年:社会变革,走向共和 |
1921—1935年: |
1949—1956年: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民族复兴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