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2012年10月11日报道,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滥用职权等严重错误被开除党职、公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回顾历史,明清时期不断强化君主专制,造成了中国在政治制度建设上逐渐落后于西方,并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中国丞相一职已被废除 |
B.明清时期英国已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C.明清时期中国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
D.清朝的军机处既是一个行政执行机构,又是一个决策机构,它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
A.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 |
B.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
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 |
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
王阳明曾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了自己的终生学问。对这四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格物致知是心学的认识论 |
B.良知就是人性 |
C.心学注重对内心的阐发 |
D.区分善恶是心学的根本标准 |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他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他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