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想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取等量加入两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去除瓶中剩余空气后按下图装置实验。当甲、乙装置中沉淀相等时,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该小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乙装置中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U型管(U型管底部有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 的变化。
(4)如果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则观察的结果是 。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3ml淀粉溶液,然后在甲试管内加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溶液,在乙试管内加入2ml清水。振荡两试管,将其浸浴在35℃左右的温水中,5min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冷却后,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请回答:
(1)检验结果:甲试管的现象是_ _;乙试管的现象是_ _。
(2)试分析,在pH相同的情况下,完成上述酶促反应所需时间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两点)_、_ _。
(3)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另设计试管丙和甲对照,丙试管应先后加入_ _(选择填空):
A.3ml蔗糖溶液 | B.小麦淀粉酶溶液 | C.3ml淀粉溶液 | D.适量的NaOH或HCl E.本尼迪特试剂 |
(4)若要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丁与甲对照,小明的做法是在丁试管中先后加入CBDE,该操作顺序是否合理?_ _,为什么?_ _。
对法囊藻(一种海藻)细胞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差别较大(见右图,其中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性)。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______________ ____。
(2)若Na+能够在不消耗能量的条件下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应该为______________。
(3)K+和Cl-能够不断进入细胞,这两种物质的转运方式应该为_______________。若海水被污染,则法囊藻对这两种离子的吸收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
(4)法囊藻细胞质中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一)资料1:
(1)两个氨基酸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和______。下图是其中的一种产物的结构式,方框内的结构式是。
(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里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请写出蛋白质的两种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资料2:
下图式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三)资料3:
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44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3)资料2中的肽链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 _____(用字母表示)。
(4)资料3中的谷氨酸的R基是__
_______,该多肽所含氨基酸的数目是。
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 |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分裂过程,其中从C到E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时期;从E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2)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
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___________。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曲线由I到O表示的是分裂过程。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存在 (BT) |
T存在,B不存在 (bbT) |
T不存在 (Btt或bbtt) |
性别 |
雌雄同株异花 |
雄株 |
雌株 |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F1自交,F2的性别为,4分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