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 )
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 ③染色体分析 ④B超检查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家通过对胰岛素的改造,已经使其成为速效型药品 |
B.我们可以将蛋白质工程应用于微电子方面 |
C.用蛋白质工程方法制成的电子元件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和效率高的特点 |
D.蛋白质工程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是因为蛋白质种类太少,原料不足 |
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 |
B.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
C.该种抗枯萎病基因之所以能在金花茶细胞中表达,是因为两者的DNA结构相同 |
D.可以用氯化钙处理植物细胞,使其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导入的成功率 |
关于下列黏性末端的描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形成④时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
B.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
C.①和④的黏性末端不同,一定是由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D.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一定是由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的示意图,与该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基因重组 |
B.上图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纤维素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
C.培育成功的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自交产生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3/4 |
D.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为甲硫氨酸(AUG)丙氨酸(GCU)丝氨酸(UCU) |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基因枪法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
B.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大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
C.在该转基因样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 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