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某植物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到丙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 ,对应图2中的 (用a、b、c、d中的回答)点。
(2)若该植物长时间的光照强度为b,则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 (是或否)。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分别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 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 溶液,所得数值为 。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02,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3)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III2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②如果Ⅳ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
③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且III2产生卵细胞时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说明III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科学家让狗咀嚼它喜欢的食物,使食物未能进入其胃内,对其胃液的分泌量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食物没有进入胃中,但仍有胃液分泌,是由于食物进入口腔,刺激口腔处的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传至胃而引起。若切断传出神经,该反射________(能或不能)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有科学家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了胃泌素的假说,认为胃幽门窦黏膜可分泌胃泌素,对胃液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有同学根据该假说,提出了实验方案,证明胃泌素的作用。请补充完整该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实验材料:(略)
实验主要步骤:
①切断与胃联系的所有神经。
②静脉注射胃幽门窦黏膜提取液(含胃泌素)。
③观察胃液的分泌情况。
实验结果:(略)
(3)问题:上述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右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与分布的控制很可能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来实现的。
(2)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电位如何变化?。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4)在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与静息时比较会。
下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1和2各是一条 ,而3是一条 ,理由是 。
(2)图中4是 ;在期分裂为二。
(3)此细胞在分裂末期能否出现细胞板 ,理由是 。
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为例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
(1)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D表示
(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由组成。
(3)③中液体叫做可从[⑤]中释放到③中的物质是。
(4)丙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用图中字母、箭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