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的渗透实验:用鸡蛋膜将漏斗口封住,再装上清水,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他应该怎样改进的此装置才达到实验目的 ( )
| 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 |
| B.把10%的NaCl溶液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 |
| C.把鸡蛋膜换成其它半透膜 |
|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蔗糖溶液 |
关于基因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② 基因工程是在DNA上进行的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
③ 限制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碱基序列
④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⑤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⑥ 基因工程可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身上
⑦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
| A.2项 | B.3项 | C.4项 | D.5项 |
下图展示了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4条染色体 |
| B.杂种F1和杂种F2均是一个新的物种 |
| C.图中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实现 |
| D.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种子,因此都是可育的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
|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l |
|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
|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
|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
|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
|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
|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2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
|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
|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