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用以下的材料和用具进行实验:
材料:人的成熟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清水、质量分数为O.9%的生理盐水、饱和食盐水。
用具:离心机等必须实验用具。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取人 细胞做实验材料较好,理由是
(2)在光学显微镜下 (能或不能)看到细胞膜的结构。
(3)对所选材料进行处理而使细胞破裂的措施是 ,其原理是 。
(4)经离心机离心后。上层清夜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沉降物中的结构是 。
(5)某科学家将一种细胞,分离其质膜进行化学分析,得到糖脂、磷脂、胆固醇,由此可判定该细胞是
(蓝藻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大肠杆菌)
下图是某“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模式中食物网模式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包括条食物链,昆虫和鱼的种间关系是,鱼和鸭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2)该食物网中碳循环的形式为,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3)若只考虑,水稻和野草固定的太阳能为a,鸭子从生产者中摄人的能量为b,排出的粪便量为c,呼吸消耗量为d,则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
(4)该家庭农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尝试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两个方面的理由:
①,
②。
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有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3)若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其生理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下面是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请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1)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性。
(2)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②实验:将插条分别用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奈乙酸溶液处理(如图1)8~12 h后,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3)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数学模型是用来。
②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为了提高所建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请改正图l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一处明显的不足:。
④若利用上述实验相同的方法,探究萘乙酸对葡萄插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时,除第一组外其余各组均没有长出不定根,最可能的原因是。
如左图装置为含水量较少的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和植物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过程。请回答:
⑴ 水平玻璃管P处气体的流动方向是,气体的这种运动是通过_______方式实现的。
⑵ 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此时叶肉细胞中C5瞬时将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⑶ t时刻,向装有种子的瓶内加入适量的水后,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在图中绘出变化曲线,并说明理由。理由:。
⑷ 如果人为向玻璃罩中通入过高浓度的CO2时,光合作用强度将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⑸ 为提高作物产量,有时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间作),这种间作的好处有(说出两点即可)①。
②。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1年,科学家将蜘蛛的相关基因导入山羊体内,创造出转基因山羊,使羊奶中含有一种独特的蛛丝蛋白。利用这种蛛丝蛋白制造的蛛丝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伸缩性。可制成防弹背心、降落伞绳等。下面是生产原理图,请回答问题:
(1)在①过程中用到的酶是,在②过程中用到的酶是。
(2)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如果导入的受体细胞为体细胞,则③过程需要的技术操作是,重组细胞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④过程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该过程所用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等。
(4)进行⑤过程需要的技术操作是,最佳时期是。
(5)进行⑥过程时,需要对供、受体母羊进行选择,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