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
注射的激素 |
注射后的反应 |
a激素 |
低血糖,甚至昏迷 |
b激素 |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
c激素 |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
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 ②通过体液运输 ③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作用⑤激素作用于其特定的靶器官和
靶细胞 ⑥激素的作用具有持久性,激素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活性
⑦激素能与作用的细胞结合,成为细胞结构的一部分
A.①④ | B.①②④⑦ | C.①③④ | D.①②④⑤ |
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
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 )
A.发热和寒颤 |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
C.寒颤和出汗减少 |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