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植物幼苗不能吸收水分时不能吸收矿质元素 |
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
B.浆细胞分裂并产生抗体 |
C.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
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免疫活性物质无关 |
C.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
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
B.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
C.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
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
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尖成熟区细胞一般均可发生此过程 |
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
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
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果蝇经射线辐射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基因纯合时可以引起胚胎致死(根据隐性纯合子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将经射线辐射后的一只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雌果蝇交配得到F1,将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待测果蝇的变异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雄蝇无隐性突变体 |
B.若发生隐性突变,则F2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
C.若发生隐性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2:1 |
D.若发生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