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 |
| B.在用苏丹Ⅲ试剂检验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 C.在低倍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
| D.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则较模糊,这可能是由于标本厚薄不均 |
下列有关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形成的 |
| B.T细胞只分布在淋巴中,能识别并呈递抗原 |
| C.效应T细胞能增殖、分化并分泌淋巴因子 |
| D.T细胞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与体液免疫无关 |
下列有关抗体和淋巴因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淋巴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
| B.记忆细胞可产生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 |
|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
| 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
| B.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
| C.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卫过度所致 |
| 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和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 |
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 A.浆细胞 | B.记忆细胞 |
| C.过敏反应 | D.免疫反应 |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 A.②⑤ | B.④⑤ |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⑥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