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_______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mmol·L-1的KNO3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3)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均受到阻碍,地上部分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__________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4种器官,请根据图回答:

(1)血液在A(即)内进行气体交换,以得到O2,排出CO2,该过程是通过作用进行的。
(2)B(即)内的营养物质,通过等过程进入循环系统。
(3)C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称为,它是人体调节的主要器官。它对于维持内环境中等物质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4)人体代谢终产物的排泄还可通过D(即)来实现,它是人体调节主要器官。
(5)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产生的CO2进入血液后,短时间内会使血液pH,但通过内环境的调节,最终维持稳定。CO2能刺激中枢兴奋,进而使加快,从而将CO2排除体外。

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过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控制人口的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所示。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IAA的化学本质为,IAA的运输方式为,IAA的运输方向为

海南某红树林是湿地自然保护区,它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某中学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调研中的有关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应采取的取样方法是;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2)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C代表,写出图中的食物链。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kg。
(3)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D中出现大部分白化苗,对F、B数量的影响是
(5)若图1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作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容易引起病虫害传播,农业成本高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的(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右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的特征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是____,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当我们迁入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来”,它们咬坏衣物、偷吃粮食、毁坏家具、传播疾病在对其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请从a、b曲线的理论上存在的条件,推测有效灭鼠的措施是在进行灭鼠时,要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降低环境______量,使鼠群的____曲线变化,转变成____曲线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