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只要有一个A基因就表现为抗病。现有抗锈病和不抗锈病纯种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另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B1、b1,B2、b2,B3、b3)控制,每对基因对小麦产量作用程度一样,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纯种高产小麦与纯种低产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2中小麦产量次高的表现型的比例3/32
B.F2中小麦产量的基因型有27种
C.F2 小麦中表现型为中产的小麦对应的基因型有9种
D.F2中抗病品系自交得到的F3代中AA、Aa、aa基因型的频率依次为3/6、2/6、1/6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右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 |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 |
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内容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
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可采用相同的稀释度 |
C.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来分离蛋白质的 |
D.利用95%的冰酒精来溶解DNA,从而提纯DNA分子 |
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铅等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要选择符合要的植物,其原理是
A.生物多样性原理 | B.整体性原理 | C.系统整体性原理 | D.协调与平衡原理 |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中,错误的操作是
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欲观察的目标,再![]() |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可用斐林试剂代替 |
B.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应加入到0.14mol/L的 NaC1溶液中继续 ![]() |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
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扩散速度最慢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