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地的旱灾频次可能为( )
A.25次 | B.30次 | C.35次 | D.40次 |
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小 | B.受高气压控制 | C.地下水位下降 | D.工业用水增大 |
如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右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丙地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专用铁路是
A.京包线 | B.神黄 |
C.大秦线 | D.焦兖日线 |
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施是
A.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
C.加强水运 |
D.建坑口电站 |
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
A.煤炭的露天开采 | B.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 D.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
该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
B.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
C.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
D.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
如图为某城市1987年和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图。完成问题。该市最有可能是
A.包头 | B.沈阳 | C.杭州 | D.成都 |
从1987年至2002年该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长最快和变化幅度最大的分别是
A.耕地和建设用地 | B.林地和草地 |
C.草地和未利用地 | D.建设用地和水域 |
该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①、②、③分别与黑龙江、山西、新疆其中之一对应。读图回答问题①省(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木材超采严重 |
C.土地荒漠化 | D.草场退化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对③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
B.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
C.减轻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
D.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 |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 B.边界有实有虚 |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
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
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GIS技术 | B.RS技术 | C.GPS技术 | D.数字地球 |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M表示
A.制作GPS接收机 | B.分析交通状况 |
C.生成电子地图 | D.计算三维坐标 |
车载GPS导航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 B.车载GPS所在的地理坐标 |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