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D.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一枝黄花传到一些地区,长势疯狂,成了这些地区的绿色灾难,一枝黄花泛滥的原因不包括

A.这些地区气候适合一枝黄花的生长
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
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物种的制约
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

在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总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

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 B.湖泊中氧气不足
C.水鸟叼食肉食性鱼苗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该设计目的不包括

A.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
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
C.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出现地理隔离而出现新物种,保持藏羚羊等物种的遗传性
D.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一段河流遭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而使其物种的数量和群落的结构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这一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A.恢复力稳定性 B.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 D.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