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2012年与1978年相比,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由72.33%下降为26.95%,第二、三产业(工、建、运、商、服)由26.67%上升到73.05%.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1.51%上升到38.4%.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 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解放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20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
C.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
下图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对其解读不合理的关联是
A.1928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
B.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
C.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加大 |
D.1932至1935年——重庆谈判破裂 |
“(在古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
A.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 B.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
C.地理环境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 D.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
宋徽宗时期,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即向侵占街道的店铺收税。这说明
①市坊制度崩溃②当时的城市规划出现失控苗头
③宋代商业繁荣 ④政府巧立名目,人民税负沉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