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2012年与1978年相比,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由72.33%下降为26.95%,第二、三产业(工、建、运、商、服)由26.67%上升到73.05%.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1.51%上升到38.4%.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 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解放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
| 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
| 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
| D.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探索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 C.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唱到: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下列哪一地区( )
| A.广东、福建沿海 | B.海南省 |
| C.上海浦东 | D.广西北部湾 |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 | B.承包经营 |
| C.私有化 | D.公私合营 |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说凤阳,道凤阳,风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1979年的凤阳花鼓唱词主要反映()
| A.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
| B.“包产到户”改革初见成效 |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
| D.人民公社体制完全废除 |